6月27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调整的决定:侯启军同志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公开信息显示,侯启军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长期任职能源系统,先后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7年12月更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板块)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筹备组副组长;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等职。
侯启军履新正值石化行业深陷“内卷”泥潭之际——全行业利润在2023年下降20.7%后,2024年再度下滑8.8%。
中国石化2023年集团业绩承压明显,全年归母净利润604.63亿元,同比下降9.9%。尽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7万亿元,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上游——天然气产量达14004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7%。而下游业务则面临巨大压力。2023年,化工产品对外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6%;2024年炼油板块亏损,化工板块利润下降6.4%,行业整体效益下滑明显。
中国石化此前已开始推动转型。通过加强页岩油气开发(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2024年境内油气储量替代率达144%);推进“油转化”、“油转特”( 2023年原油加工量创历史新高达2.58亿吨);“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累计建成充换电站超万座);技术创新(2024年申请专利9666件,深层页岩气勘探、动物疫苗白油等技术取得突破)来多面突围,但这些转型努力尚未完全扭转业绩颓势。
石化行业产能过剩成为最大痛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5年重点预警名单显示:丙烯产能扩张导致产业链整体失衡;有机硅产能五年增长1.4倍;聚醚多元醇开工率不足50%。
更令业界担忧的是,亏损并未能阻止产能扩张步伐。例如,有机硅行业大部分企业亏损,但2025—2030年拟扩建项目若全部投产,2030年产能将比2024年再增1.5倍。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机制扭曲。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指出:“石化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原来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但这两年相关性被破坏。”当前80美元/桶油价下的乙烯价格,竟与50美元/桶油价时相同。
除了行业“内卷”,新能源产业对石化行业的冲击仍在延续。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国内电动车保有量超2000万辆),燃油需求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直接冲击中石化核心的炼油与销售业务;双碳目标要求石化行业减排,中石化作为高排放企业面临转型压力,2023年化工板块利润下滑6.4%就是例证;中国石化绿氢项目推进受阻,产业链上下尚未形成有效协同,绿氢成本高达33.9—42.9元/公斤,是煤制氢的3倍以上,短期难以盈利等一系列问题制约其转型发展。
面对行业普遍困境,侯启军丰富的全产业链管理经验可能成为破局关键。侯启军掌舵中国石化,恰逢中国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十五五”规划关键期,中石化的转型也是典型传统巨头所遭遇的“大象转身”。
嘉实基金信任危机爆发:明星经理业绩垫底,11人离职拷问投研体系,董事长安国勇如何破局?
突发!捷强装备董事长行贿被刑拘,30岁儿子火速接棒:3年亏掉4.4亿,他能力挽狂澜吗?
十天内需还本金1.2亿元,其中一笔借款年利率14.6% 超百宗诉讼、仲裁案缠身的ST香雪如何破局?
多项目陷维权争议,北京楼盘竞争加剧下,中海地产口碑“保卫战”如何破局?
日本央行按兵不动,但缩减购债计划!全球局势动荡下,植田和男如何破局?
个人养老金全面开闸半年后,六部门再度“点题”,“开户热、缴存冷”如何破局?
行业内卷下供应商“难熬”样本:瀚川智能讨债“优质客户”宁德时代
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向业内发文,分红险分红水平不得“内卷式”竞争
中银集团保险新董事长人选确认 原中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宁效云拟任中银集团保险董事长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香港恒隆集团荣誉董事长陈启宗、董事长陈文博
中银证券换帅!提名周权为新董事长人选 上任之前周冰代行董事长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