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杨娜娜 上海报道
新年伊始,千亿规模的券商系公募兴银基金迎来重要人事变动。
1月18日,兴银基金发布公告,宣布易勇自1月17日起正式担任公司总经理,接替此前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的董事长吴若曼。
此次换帅备受行业关注,不仅因为兴银基金千亿级别的管理规模,更在于易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重回“兴业系”的特殊背景。
这位资管老将的到任,对兴银基金后续发展的助力值得持续关注。易勇曾在兴证证券资管、新沃基金、京东集团-京东科技及财通证券资管等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然而,兴银基金也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公司管理层变动频繁,总经理一职变更尤为突出,引发了外界对公司战略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的讨论。
此外,公司长期依赖固收业务,权益类基金规模较小,产品线也有待优化。
2024年,公司因未严格执行公司制度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引发了市场关注,对公司的声誉和市场信心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易勇的领导下,兴银基金能否突破固收业务的局限,优化产品线,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综合竞争力,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此次总经理的变更,不仅是兴银基金的一次人事调整,更是公司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关键转折点。
开年以来,在基金行业高管变更的浪潮中,同泰基金、国融基金、东兴基金、华宝基金、南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发布了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然而,唯有兴银基金涉及到总经理这一关键职位的调整。
高管变动频繁,总经理空缺近半年
1月18日,千亿规模的券商系公募兴银基金发布了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公告显示,自2025年1月17日起,吴若曼女士不再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由易勇开始担任总经理一职。
易勇,厦门大学理学硕士。2005年7月至2018年11月在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作,曾任产品专员、部门经理、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新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曾任总经理一职;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京东集团-京东科技公司工作,曾任全国性银行合作部总经理;2021年5月加入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副总经理一职;现任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易勇的此次履新,实则是重回“兴业系”。
兴银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前身为华福基金,由华福证券与国脉科技共同出资设立。而华福证券的股东就包括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国际信托。
兴银基金的股权结构
兴银基金目前拥有全资子公司上海兴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和福建都设立了分公司。
华福证券成立于1988年8月,是国内首批成立的证券公司之一。国脉科技成立于2000年12月,于2006年12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据兴银基金介绍,国脉科技自创立之始即专注于第三方电信外包服务供应商的定位,是国内电信网络服务行业的先行者。
此次易勇履新前,兴银基金总经理的职位空缺已将近半年时间,此前一直由吴若曼代任总经理,这位资管老将的上任对兴银基金后续发展的助力值得持续关注。
近四年以来,兴银基金总经理一职变更较为频繁。2021年3月16日,兴银基金前总经理张力离任,之后由张贵云接任。但张贵云接任后不到半年时间便离任,后由赵建兴担任总经理。2024年7月22日,兴银基金发布公告称,赵建兴不再担任总经理一职,由吴若曼担任代总经理。易勇到来之时,也是吴若曼代任总经理即将到期之时。
2024年12月21日,兴银基金还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前副总经理沈阳因个人原因离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统计,兴银基金的管理层目前共有24人,独立董事占比20.83%。任期在5年以上的有11人,任期在10年以上的有4人。
券商系出身,2023年进入千亿规模阵营
据兴银基金介绍,2014年,兴银基金的首只公募基金“华福货币市场基金”基金合同正式生效,标志着其公司公募业务起步。截至2015年年末,其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1829亿元,在基金子公司中排在第15位。
2016年10月,公司更名为“兴银基金”。2017年5月,兴银基金取得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含CDS、CLN)交易商资格,是业内第二家拥有该资格的基金公司。同年6月,子公司作为管理人的共计82亿非标资产支持证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
2017年8月,兴银基金正式完成首笔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实现CDS市场针对二级市场债券进行信用保护零的突破。这也是国内基金行业中,由公募基金公司完成的首笔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
兴银基金旗下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比例近几年也在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底时,其旗下产品的个人持有者比例不到2%,但从2021年二季度后,个人投资者的比例明显上升。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其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23%。
同时,其规模近几年也在明显提升,尤其是在2023年四季度,兴银基金的规模突破千亿大关。之后,兴银基金规模最高时超过1284亿元。2021年、2022年、2023年,兴银基金的管理费用也在逐年上升,分别约为1.5亿元、2亿元、2.1亿元。
但是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公司管理规模有所收缩。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管理总规模为1067.32亿元,位列行业第57位。2024年,兴银基金新发行的基金也仅有5只。
兴银基金管理规模变动情况
目前券商系公募基金中,资产规模最大的前五家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和博时基金。其中易方达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超过2万亿元。
长期依赖固收业务,基金产品线有待优化
虽然是券商系出身,但兴银基金长期以固收业务作为业务支柱。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非货币型基金有675.99亿元,货币型391.33亿元,货币型基金的占比较之前有所降低,但是依然超过36%。
公司所有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货币市场型基金兴银现金增利,合并资产净值为222.04亿元,基金经理为陶国峰和黄昭人。
兴银基金的管理规模虽然超过千亿,但是旗下主动权益基金占比依然较少。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兴银基金旗下共有54只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有6只,规模合计9.88亿元;混合型基金有18只,规模合计19.28亿元;债券型基金26只,规模合计646.82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4只,规模合计391.33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依然不足30亿元。
公司目前共有基金经理19人,在管基金规模最大的是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范泰奇,总管理规模超过440亿元;其次是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黄昭人和张璐,都在390亿元以上。
在管基金数量最多的是固定收益部的王深,共管理9只基金;其次是李文程、陶国峰和袁作栋,都管理了8只基金。其中,仅袁作栋一人归属于权益投资部,李文程和陶国峰都归属于固定收益部。
2024年深陷谣言漩涡
根据兴银基金旗下基金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4月30日,公司管理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因未严格执行公司制度,被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警示函。截至2024年半年报发布时,公司已完成整改。
证监会《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货币基金不得投资信用等级在AA+以下的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彼时市场有“千亿公募货基狂割基民韭菜”的传言称,上述警示函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兴银基金副总经理洪木妹在2023年末逆回购买入了监管严禁投资的低评级AA债。
该传言还表示,2023年5月吴若曼上任兴银基金董事长后,曾立下“货币基金要超500亿”的目标,并“不惜一切代价手段”扩大货币基金规模,也因此让投资违规债券成为主要手段。
2024年9月5日,兴银基金针对此传言发布声明称,关于“公司董事长吴若曼受处罚”以及“公司相关产品违规买入低评级债券”的相关内容均不属实,公司保留进一步追究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后,前述受警示函处罚的基金经理被指向洪木妹,彼时担任兴银基金副总经理兼任固收部总经理。此前她曾任职于华福证券投资自营部和资产管理总部,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和投资工作,截至2023年末,洪木妹的管理规模曾一度超过700亿元。
但是2024年洪木妹一口气卸任了兴银汇泓一年定开、兴银现金收益等6只基金,从2024年四季度以来其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也大幅缩水。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洪木妹管理的基金仅剩2只,合计规模仅有42.54亿元。
截至1月19日,兴银基金还上报了7只基金,其中混合型1只,债券型3只,FOF1只,其他类型的产品有2只。这7只基金中,有4只正在等待发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