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之星
进入2025年,券商行业涌现了新一轮的人员流动。日前,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离职引发关注,其曾于2023年5月加入华福证券,未满两年即火速辞任。
证券之星注意到,华福证券此前曾陷入人事风波。据凤凰网财经去年7月份报道,有消息称华福证券为防止用降薪导致个人资金周转问题,在当月开启了某银行个人贷推广。虽然此后华福证券并未承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但此后多家媒体相继对公司降薪情况进行了报道。
事实上,华福证券近年来颇受市场关注,去年底增资扩股虽成功募集47.57亿元,成为券业年度最大股权融资项目,看似为公司“补血”注入强大动力,但巨额资金注入背后却隐藏着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的难题。
同时,从业务表现来看,华福证券投行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揽收仅0.4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2.75%,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其投行业务正深陷困境。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勾勒出华福证券当下复杂的发展局面。
01. 首席经济学家辞职
证券之星注意到,1月20日,有媒体报道,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将加盟方正证券,目前已申请离职,加盟方正证券后的最终职务暂未正式确定,或拟任首席经济学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年底,燕翔加入方正证券,任首席策略分析师、副所长;2023年5月,燕翔履新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也就是说,此次辞职,是燕翔在华福证券工作不满两年,转而选择回到“老东家”。
而就在一个月前的12月21日,华福证券财富管理高峰论坛召开,燕翔还以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在会上分享了明年资本市场形式展望。
就履历而言,燕翔曾辗转普华永道,以及平安证券、国信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知名券商。在证券行业,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之一,首席经济学家更是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其离职可能影响团队稳定性,进而削弱公司在宏观经济研究和市场策略预判方面的能力。
02. 巨额资金注入的“双刃剑”
同样是在一个月前,华福证券刚刚创下了一个行业纪录。
12月12日,华福证券增资扩股项目落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的成交公告显示,此次增资共有17家参与主体,包括4家原股东和13家新投资人,总计出资47.57亿元,远超30亿元的募资预期目标。
这一增资扩股项目,也成为2024年证券行业最大的股权融资案例,吸引了市场的广泛目光。
从股东构成来看,原股东中,福建金投增资10亿元,福建投资集团增资4亿元,福州投资增资3亿元,兴业信托增资2.07亿元;新增股东里,泉州交发增资7亿元,泉州海丝产投增资5亿元,另有多家企业也积极参与。
增资完成后,华福证券注册资本由33亿元增至44.91亿元,股权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福建金投持股比例虽降至46.72%,但仍为控股股东;部分原股东持股比例稀释,新晋股东获得相应股权。
证券之星注意到,这笔巨额资金的注入,对于华福证券而言,犹如一场 “及时雨”。一方面,充实了公司资本,增强了业务创新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众多国资股东的热捧,也显示出市场对华福证券未来发展的期许,甚至引发了市场对于其后续启动IPO事项的猜测。
然而,增资扩股也并非全然是一帆风顺的坦途。随着新股东的加入,公司治理结构面临调整与磨合,不同股东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战略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形成高效的决策机制,将考验华福证券管理层的智慧。
03. 投行业务下滑背后的深层隐忧
尽管获得巨额增资 “补血”,但华福证券在业务发展上仍面临诸多挑战,投行业务的下滑尤为明显。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后。2024年上半年,华福证券业绩略有回暖,其中营收同比增长5.53%,为12.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3%,为2.72亿元。
但在主营业务方面,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和信用业务出现小幅下降,尤其是投行业务揽收仅0.48 亿元,同比下降62.75%。这一数据的背后,反映出公司在投行业务领域正遭遇严峻困境。
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上市意愿和融资需求受到一定抑制,这无疑给投行业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市场竞争层面,证券行业投行业务竞争异常激烈,头部券商凭借品牌、资源、专业人才等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华福证券作为非上市券商,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投行业务是券商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若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减弱,客户资源流失,进一步影响其他业务的协同发展。
目前来看,华福证券正站在发展的关键路口,人事变动、股权结构和业务困境是其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化解三大“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华福证券的未来命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