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2日,A股市场窄幅震荡,光伏产业链逆市走强,玻璃和硅料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截至收盘,秀强股份(300160.SZ)、大烨智能(300670.SZ)20%涨停,大全能源(688303.SH)、艾能聚(834770.BJ)、东方日升(300118.SZ)、艾罗能源(688717.SH)、双良节能(600481.SH)、赛伍技术(603212.SH)、亿晶光电(600537.SH)、欧晶科技(001269.SZ)、福莱特(601865.SH)、通威股份(600438.SH)、亚玛顿(002623.SZ)等20多只股票涨停或涨超10%,晶澳科技(002459.SZ)、TCL中环(002129.SZ)、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龙头涨逾4%。
据澎湃新闻了解,今日光伏板块久违大涨,与高层会议释放重磅信号和减产传闻有关。
宏观层面,据新华社消息,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此外,人民日报近日在头版发表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价格战。文章称,破除“内卷式”竞争,关键在于统筹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政府有引导、行业有自律、企业有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就能稳步推进、见到成效。
供需严重错配下,光伏行业已连续六个季度全行业亏损。业内认为,重磅会议召开与人民日报的“反内卷”发声标志着政策与监管信号增强,有助于缓解当前的价格战压力,形成行业底部支撑。
供给侧出清也迎来新进展。上海有色网称,近日光伏玻璃企业聚集讨论当前供需矛盾,多数玻璃企业计划7月开始减产改善供应端,减产规模预计将达到30%。部分玻璃企业库存接近45天,临近爆仓。在库存的压力影响下,玻璃价格开始下跌,且连续跌至成本线下,这也是为本轮光伏玻璃企业减产的初始原因。
亚玛顿董秘刘芹公开确认了上述减产传闻的真实性。她表示,光伏玻璃行业减产确有其事,产能出清进程正在加速推进。这一调整将有助于促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午后涨幅一度触及涨停,也是推动今日光伏概念股上行的重要催化剂。受此影响,硅料龙头纷纷大涨。
反弹能否变反转?短暂狂欢过后,光伏行业距离全面脱困尚早。
近日,高盛下调全球光伏行业的产能出清拐点预期,认为可能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原因包括产能退出需要经历2-3年的财务亏损压力测试;需求增长与产能消化存在时间差;技术、政策、贸易环境等变量调整缓慢等。该机构认为,高成本产能预计在2025年开始大规模退出,但完全出清需持续到2026年。
这也是业内较为主流的判断。澎湃新闻在SNEC期间与多家光伏企业高管交流时感受到,行业对下半年的装机需求普遍悲观,三季度尤甚。全球需求阶段性下滑、电价体系彻底重构、过剩产能难以清退,中国光伏行业面临大考,寒冬将蔓延至2026年。
光伏行情能否提前反转,仍需等待更多政策落地与技术升级的双重催化。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